為什麼非要原諒不可?(一)
人從小到大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問題,
我們也許求助家人,也許求助朋友,
但在求助的過程當中我們很有可能被拒絕,
或是得到一個不能真正自我保護的辦法,
接著受到夠霜害。
然而這樣的傷害究竟該怪誰?
怪製造問題的人,怪給錯誤答案的人?
由於這裡我談論的是成長過程,我比較頃向責怪那個給出錯誤答案的人,
因為那個人,讓被霸凌的情況變得嚴重,讓一個原本可以開朗的孩子變得害怕同學
儘管他仍然努力的保持著開朗的心態成長,但他真的快樂嗎?
隱藏在孩子笑容背後遍體鱗傷的那顆心家長會願意看見嗎?
在現代這個憂鬱症成為文明病的社會裡,很多人都說年輕人是草莓族,
承受不了社會壓力,很多時候我不否認這種說法,確實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期,
被爸媽捧在手掌呵護,長大之後不懂得怎麼面對壓力,於是成了草莓族。
但那些曾經試著面對問題,卻被給予錯誤答案的孩子,他帶著遍體鱗傷的心,
卻勉強自己用笑容面對著這整個社會,試圖相信只要用正面的心態面對他就會得到正面的回報,
然而回應他的卻往往是更多的冷漠,曾經的回憶反覆在夢裡重複著,
那些被霸凌的事實,被迫因為成長要慢慢被時間掩蓋,
但是掩蓋傷口真的能讓傷口的化膿的血液結痂癒合嗎?
答案是不能,因為我就是那一個,經歷著霸凌成長的孩子,
也許我成年了,但我的內心的創口從未癒和過。
我曾經以為他好了,當我笑著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,
直到那一天情緒崩潰,再也控制不住,所有的恐懼和情緒都被無限放大的時候,
我才知知道我的傷口不僅沒有好,還化膿發炎,
而就在崩潰的這一瞬間,我的心希望得到治療,希望得到保護。
也就是在這一瞬間,我懂了,我的故事很長,得從國小開始講起,也許更久遠,
這是我的故事,可能跟某些你們很雷同,但這還只是個開頭,
下個夜晚我將開始分享我的故事,
在治療的過程透過文字把情緒分享給螢幕前的每一個你們,
你們可以唾棄,可以說我懦弱,
但你們不能否認,即時成為成年人,每個人的內心都仍然住著一個孩子,
一個需要被保護被同理被呵護的孩子。
我是茵茵,也是森森,也是天天
或許哪天,我還有更多名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