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該從哪兒說起呢?
茵茵說,從幼稚園
森森說,從國小
天天說,從我們都記得的那件事開始吧。
我們都記得的那件事,那是幾歲的事情了,我也不是非常確定,
我只記得我被帶去了舅婆家,但被留在了車上,那是一台紅色的車,
迷濛的記憶中有個人上了車,他看了我一眼,發動了車子,我看著舅婆家越來越遠,
然後呢?
後來的故事是大人告訴我的,他們說開走車的人覺得我在車上很吵,所以把我抱了下來,
現在回想起來他們的說詞,我可以說是差一點就被綁架了?
雖然最後車子有找回來,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也許傷害太深?
也或許太過害怕,我對於後面的是情幾乎是沒有記憶的。
但這卻是我成長以來,第一段忘不掉也忘不了的回憶,時不時的還會在夢裡出現,
偶爾,還會反過來變成我追著車跑。
故事的時間序可能會滿混亂的,如果在閱讀的你覺得沒辦法接受,離開也沒有關係,
這不是勉強大家閱讀的故事,只是一個單純的分享,所以當我的情緒走到哪裡時,
我就會依著情緒往下走把故事說下去,如果沒有特別的情緒,就會把前面斷掉的時間銜接上,
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「恨」這種情緒,尤其是對我的父母,我以為,
在我那平凡又被包裝的美好的成長果城裡,「恨」這個詞不應該存在,
至少不應該存在我對他們的情緒裡,直到今天。
今天是2023年9月15日,我接受了心理評估,在心理評估的時候臨床心理師問了我很多問題,
坦白說今天的我情緒很平靜,沒有哭惱沒有緊張,只是平靜地回答了每一個他的問題,
也許因為他很有技巧地在每個話題中間流轉,所以不會讓情緒累積,所以沒有造成我的壓力。
但我今天回到家之後靜靜的躺在床上,想著妹妹提議母親想見我的問題,我心底只有抗拒,
對,只有抗拒,甚至在抗拒之中產生了一種憤恨感。
那一剎那之間我很不明白,那是我的母親,憎恨為什麼會和她畫上等號?
事實上直到此刻我也沒有明白,但我懂了,我原來對原生家庭是有怨恨的,
至於怨恨什麼呢?
我想,夜已經太深了,故事總該有個段落,這個原因我們還是等下一個夜晚在分享吧。